荊州園博園占地1500畝,分為6個片區,共設17個市州展園、10個縣市區展園和16個園林作品展園,展現“輝煌荊楚,水鄉園博”主題,計劃2019年9月28日開幕。
其中,“山水畫卷”景觀是園博園項目主要景觀節點。該景觀長170米、寬70米、高15米,用石7萬噸,堪稱中國園林疊山理水之最,如此大體量中國特色山水,足以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了。
它有兩個觀賞面,一面將形成瀑布與細流交相輝映的景象;另一面則建有亭、臺、橋等小景,供游客休憩、賞玩。
承建此項目的是蘇州疊山世家“山石韓”笫四代傳人韓建偉,被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先生稱之為:“山石韓”門派“掌門人”。
相看兩不厭,唯有韓家山。韓家山為何耐看,耐人尋味。
畫中有石,石中有畫,園林山水與山水畫,同出一源。園林設計的一些原則,源于山水畫,我國第一幅山水畫,被認為是隋朝展子虔的《游春圖》,重筆描繪的山水、樹木和建筑,己俱全造園藝術家所構園林設計的基本要素,其后畫論不斷發展和完善,對造園的指導意義更加明顯。園林的整體布局、繪圖打樣、假山堆疊、水體處理等均受畫論的指導,園林假山所用術語:斧劈皴、折帶皴等,亦借用于山水畫技法,所以,荊州園博園所打造的這處園林山水,即是名符其實的“山水畫卷”。
從園博園北正門入園,穿過荊楚文化廊道,中軸線上,隔河相望,迎面一座氣勢恢宏的高山流水奔入眼來,飛瀑從天降,氣勢磅礴,萬千氣象,這乃山水畫卷北側。
文有“文眼",詩有“詩眼”,一座園林亦有其“園眼”,“山水畫卷”景觀即是園博園的主要景觀節點。“天姥連天向天橫,勢拔五岳掩赤城”,給人以震撼、使人以幻境。
遠望,望眼欲穿山水意,越河到山南,方知是水眉山眼;
近觀,親山貼水好體驗,登階可上山,路徑到水邊,上橋望飛瀑,下堤看波瀾。
好一派荊楚山水文園,楚楚動人,歷史故事隱居蘊含。